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优质教学团队建设

发布时间:2019-01-03 作者: 浏览次数:

    我校紧扣职业院校特征,以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为抓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有力促进了优质校建设进程。

    一、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目前计算机专业教研室已建立了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直接参与专业建设的教师共计18人(不含实验系列人员),其结构见表1:

表1 计算机类专业教师的职称、学历与年龄结构

专兼职

专职

其他高职院校

企业

9

3

6

职称结构

教授

副教授

讲 师

2

10

6

学历结构

博士

硕士

本科

1

14

3

年龄结构

60岁以上0人

45-59岁4人

30-44岁11人

29岁以下3人

百分比0%

百分比22%

百分比62%

百分比16%

    二、提升了师资队伍素质

    1、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了实践能力,

    计算机教研室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实施老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努力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一是积极选派老师到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学习、参加各类行业技术培训;二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大力实施教师赴企业挂职和实践锻炼工程;三是积极鼓励教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参加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大赛。

程宁老师获得的HCIE(华为认证互联网专家)证书

杨子老师在湖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证书

     2、通过“以赛促教”,提高了教学质量

    将教师指导教学技能竞赛纳入教学常规工作,通过指导竞赛促进教学技能提升,通过改革与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技能水平。2015年戴远泉、程宁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获得一等奖;2016年戴远泉、黄静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获得三等奖;2017年程宁、杨子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获得二等奖;2018年程宁、黄静老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获得三等奖。2018年丁丽、杨子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技

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获得一等奖;

戴远泉老师2015年“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获奖证书

3.通过“产教融合”,提高了科研能力

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引导教师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实践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并联合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工作室,提升创新创业能力。2018年,由戴远泉、黄静、董慧老师指导学生开发完成的“智慧农业大棚综合管理平台”,在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及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组委会共同举办的“2018年(第十三届)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总决赛”获得二等奖。

2018年(第十三届)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总决赛”获奖证书

三、扩大了专业社会影响力,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更是把社会服务能力作为衡量其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办学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体现。因此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注重教师职业素质能力提升的同时,积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地方产业经济。

1.借助我校国家师资培训基地平台,开展师资培训

2018年计算机专业群承担了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之一的“信息技术类(A)”包培训工作,本届共培训来自湖北省中高职教师共180余人,涉及“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中职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中职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和“高职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五个专业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

2.发挥技能大赛金牌得主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018年接待了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共10余所兄弟院校来我校学习考察,帮扶兄弟院校计算机专业群的建设,对口扶持罗田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并指导其师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职业技术大赛

3.展示我校专业建设成功经验,促进对外交流

2018年6月工商信息学院副院长戴远泉老师在“2018湘粤桂鄂IT类专业教育论坛”上做了“新工科模式下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的实践”主题发言,宣传我校优秀办学成果,展示和推广专业建设成功经验。

戴远泉老师在“2018湘粤桂鄂IT类专业教育论坛”上做主题发言